正常人的手掌掌面和背面的皮肤颜色呈均匀一致的淡红色。当患了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后,在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会出现片状充血,或呈红色斑点、斑块,加压后变成苍白色。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称为肝掌。一般来说,肝掌会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减轻。部分正常女性手掌较红,但是没有变化,肝功能正常,此种情况不属于肝掌。
肝对应的情志是怒,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,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。同时,中医还有“肝主谋虑”的说法,就是指肝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、情绪等神经精神活动的作用。对于调节情绪,首先要有乐观、平和的心态,不要大喜大悲,同时,要注意及时排解不良的情绪,可以通过听音乐、与好友分享心事等方法,平日压力大的人群,还可以饮用柴胡疏肝茶等药膳,这有助于调节肝气。
中医向来有“女子以肝为先天”的说法。妇女的经、带、胎、产等特殊的生理活动,关系到许多脏腑的功能,其中肝脏的作用甚为重要。肝主疏泄,如果肝失疏泄,容易导致冲任失调,气血不和,从而出现月经不调、闭经、痛经等病症;肝主藏血,具有调节血量的作用,如果肝血不足,也会导致冲任空虚,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,或是肝疏泄功能太过,或肝藏血功能异常,也可能会出现月经淋漓不尽,甚至出现崩漏。
与肝相关的失眠,多由于情志、肝血虚有关。譬如肝疏泄功能失调引起肝郁化火,可以引起烦躁失眠;肝血虚,血不养心,也可以导致失眠,但是不同类型的失眠,调养方法不同。由于肝郁化火引起的失眠,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平日可揉按太冲穴、内关穴,饮食上可以进食一些具有清肝泻火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;由于肝血虚引起的失眠,除保持平和的心态外,可按揉三阴交、涌泉穴,饮食上可以进食一些具有养肝血、宁心神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。
中医认为要睡好子午觉,子是子时,夜晚11点到凌晨1点,午是午时,是中午11点到13点。中医认为,子午与午时都是阴阳交替的时间,睡好子午觉,有利于人体养阴、养阳,使人体精力充沛。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出现皮肤粗糙、黑斑、面色发黄等,此外,如果长期熬夜,影响人体阳气与阴气的交接、升发,那长期以往,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、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,容易出现失眠、内分泌紊乱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