荨麻疹的病程长短其实跟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措施密切相关,现代医学的治疗指南,一线治疗法就是抗组胺药,例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等,可能很多病人一种治疗达不到效果,则会在医生的指导下,用两倍或者两种叠加,其实在指南上,荨麻疹治疗是可以用到四倍或者四联法。如果病人用了这么多治疗法还是不能控制病情,医生也可能会给他开一些类固醇激素来治疗荨麻疹。此外,还可以寻求中医中药的帮助。
荨麻疹其实在中医看来是先天禀赋不足,即正气不足,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,运用正确方法补正气十分重要。这些患者一般都是以肾虚最为常见,此外,脾虚、肺气虚患者也不少,因此肺、脾、肾的不足,都可能跟荨麻疹有直接的关系,所以我们在补正气之前,需要区分病人到底是以肾虚为主,脾虚为主还是肺虚为主。
急性荨麻疹的发病特点是发展得比较快,症状比较重,但是它另外一个特点是比较容易控制,西药常规的抗组胺治疗,一般都可以很快地控制病情。而中药也有很多疏风解表得手段能够帮助治疗。而慢性一个很明显的特点,就是原因找不到,其实这种不知道什么发病的,最关键就是自身的不足,即中医常讲的正气不足,因此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这句话十分贴合荨麻疹患者。
急性跟慢性是两个概念,并不是急性拖得久就变慢性,但时间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的诊断标准。如果一个患者患荨麻疹,如果发病时间持续发作6周,医生就会判断他是慢性荨麻疹,它的界限可能就是在于病程长短,其实急性跟慢性,它本身致病的因素、发病的特点是有差异的,所以治疗策略也有相应的不同,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,急性拖拖拖就拖成慢性,这样简单去理解这个问题。
中医理论里有天人相应的说法,即自然界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的变化,每天有昼夜的变化,人体会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生理的功能,因为春天主升发,秋季主肃降,正好都是降与升交接的季节,在这个交替的时节里,人体必须有更多的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,而荨麻疹的病人很多都是身体比较虚、正气不足,所以他在顺应自然环境的时候,通常会出现一些不能太适应的现象,因此这两个季节患病几率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