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无酒不成席,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。但是,酒的危害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很多,酒精可损害肝、肾、胃粘膜、神经系统等,一次大量饮酒可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,长期饮酒可使食欲下降,多种营养素缺乏,导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,影响脂肪代谢、引起高脂血症等。目前并无疗效确切的解酒药,中药或是食物虽然有一定的解酒、醒酒的作用,但确切疗效未经临床验证。防醉酒或防酒精对人体的损害,最好是不喝或少喝酒。
过年离不开亲朋相聚,大家聚在一起时必须得有些“健康零食”作为唠嗑的陪伴,这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莫过于坚果,可食用这些坚果时,其实也有不少方面需要注意,譬如瓜子有西瓜子、葵花籽、南瓜籽、冬瓜子等不同种类,不同的瓜子有不同的功效,但大量食用瓜子也会有坏处。如一次大量的嗑瓜子,会因摩擦而使口唇、舌头肿痛,出现血泡等。一次性嗑瓜子量太多,会消耗掉大量唾液和胃液,影响正常食物的消化,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。
过年吃鱼寓意“年年有余”,不同的鱼类在中医上也有不同的营养功效。譬如石斑鱼味甘性平,具有健脾益胃,解毒杀虫,主治消化不良,痢疾,消渴,痞积,脱肛,小肠痈等病证;鲳鱼味甘性平,归经脾、胃经,具有益气养血,舒筋利骨的功效,主治消化不良,贫血,筋骨酸痛,四肢麻木等病证;鲈鱼则味甘性平,归经肝、脾、肾经,益脾胃,补肝肾。主治脾虚泻痢,消化不良,水肿,筋骨萎弱等病证。
虽说以形补形,但是中医有春不食肝的说法,是由于春天肝气旺,此时过多进食猪肝等动物肝脏容易引起肝气过旺而出现不适。春季的药膳宜多吃些性温、具有生发作用、健脾养肝的药食两用之品,如荞麦、豆芽、芜荽、香椿、生姜、葱白、大枣、淮山、小米粥、枸杞子等。
菊花,辛、甘、苦、微寒,归肺、肝经。具有疏散风热、平肝明目、清热解毒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发热头痛、目赤昏花、眩晕惊风、疔疮肿毒等病证。由于菊花功效偏于清热,风寒感冒痰稀白或头痛而恶寒、涕清稀或平素手足冰凉、食少便溏的人群应慎用菊花。而枸杞性平味甘,归肝、肾经,具有补肝肾、明目的功效,枸杞性平,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。